师德师风建设之科研交流

作者:孙美玲编辑:zxl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28点击次数:

作为学院一线的专任教师,很荣幸被选中于2017-2018年度参加了“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师从于武汉大学谢志雄教授。在武汉大学访学期间,我认真聆听每一场大师级的科研讲座,主讲人或用鲜活的科研实例导入,或尽力将抽象的学术术语常态化,言语亲和,极为有效地将相关主题内容传达给了我这个认真学习的听众,我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学院师德师风学习,结合访学经历,我就科研和大家谈谈我的感悟和收获:

一、“做科研”的实质

我从开始接触科研时对它认识是神秘抽象,后来更多地接触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完成一些科研课题,对科研慢慢地有了一种较深的认识。访学期间我认真聆听每一场武大学者的教学与科研讲座,吸取大师的理念与精神,我才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之前自己所做的很多科研项目中,尽管会有一些“思考”、“对策”、“研究”,但是真正的科研精神是体现在“做”,这里的“做”指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实践,是严谨认真“做”的态度,绝不是作秀式的“做”。因为,科研的实质首先就是实践,是脚踏实地地“做”,而撰写论文则是科研表达的一种载体。

二、“做科研”的能力

“做科研”的能力从阅读、调研、撰写、实践等方面来综合体现。其中,在现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如何在众多的信息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其提炼,升华,并最终为我所用,这是一个重大的项目,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这种能力掌握的好坏,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做科研的能力水平如何。访学期间,学者们针对科研:有很多形象的比喻、真实的事例、严谨的逻辑分析以及独特的见解,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扎实的学术知识、严谨的学术态度也让我对“做科研”的群体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做科研”的方法

如果说“做科研”的实质是严谨的实践,“做科研”的能力是阅读与调研,那么“做科研”的方法就应该是思考。因为,如果只是机械地去实践并如实表达,那么整个实践工作还只是停留在收集资料的阶段,这是一个未完待续的状态,这些实践是否真的有价值,还有待于后继者在这些实践资料基础上进行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和认识。正因如此,真正的科研的“思”就是立足实践、前后贯通的一种深刻而又理性的“思”,没有实践,或者说实践工作不充分的“思”都像是无源之水,价值和意义都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任何价值。

以上是我通过此次师德师风学习,结合访学经历,和大家所谈的切身体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生涯里,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